在职场中,员工可能会遇到公司压工资的情况,这无疑是对员工权益的侵害。那么,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,如果员工因此辞职,多久能拿到应得的工资呢?
我们需要明确一点,公司压工资是违法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的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,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。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,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。
那么,如果员工因为公司压工资而辞职,多久能拿到应得的工资呢?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的规定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,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支付劳动者工资。也就是说,员工辞职后,公司应在三十日内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。
如果公司逾期不支付工资,员工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,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公司支付工资。如果公司拒不支付,员工还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,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承担违约责任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“工资”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。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足十二个月,那么工资的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,具体可以参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的相关规定。
员工因为公司压工资而辞职后,公司应在三十日内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。如果公司逾期不支付,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,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承担违约责任。在职场中,员工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,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